3月15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缘、岷江支流斜江河中游的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三岔镇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了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这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人骨资料。图为发掘区航拍。 钟欣 摄
中新社成都3月15日电 (岳依桐)记者15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缘、岷江支流斜江河中游的成都市大邑县三岔镇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这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人骨资料。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山古城遗址现场负责人刘祥宇认为,人骨的发现具有重要考古意义。通过碳、氮同位素,锶同位素和DNA研究可确定个体是否来自外地。
图为“豆”。 钟欣 摄
为详细了解成都平原西南腹地的先秦遗址状况,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了“斜江河流域先秦遗址考古调查”项目,高山古城遗址是这个项目的重点调查区域。
“在前期试掘工作中,我们发现城址中部一低洼地带文化层保存较为完整,遗迹丰富,且分布有较密集的墓葬。”刘祥宇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考古人员对该区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古工作,发掘面积共1600平方米,获得的遗迹现象较为丰富,计有新石器时代墓葬115座,人祭坑1座,灰沟16条,灰坑168座,同时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木构件、动物骨骼、植物种子等遗存。
图为人骨拔牙现象。 钟欣 摄
刘祥宇表示,发掘出的人骨大部分都经过包裹,其中有十余个个体拔除了上颌侧门齿,这是目前成都平原所见的最早的拔牙现象,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存在拔牙现象的人群中所处地理位置最偏西的。
考古人员在发掘中还确认了一种早于宝墩文化的遗存,暂称为“高山一期遗存”。这类遗存从层位上早于宝墩文化最早阶段“宝墩文化一期早段”,器类和器形上也与宝墩文化有差别。刘祥宇认为,这种遗存应该并非成都平原原生文化,而是从其他地区迁移而来的。这说明“宝墩文化一期”即有人群居住的巨大城址如宝墩古城、高山古城、盐店古城等并非凭空出现,“高山一期遗存”的居民在此之前已经在成都平原进行了多年的生产、生活活动,为“城”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目前,高山古城的动物、植物、人骨、陶器、石器的相关检测工作仍在进行中。未来考古工作者将继续加强对高山古城的发掘和研究。(完)